今年入汛以來,我省連續遭遇臺風、強降雨天氣,特別是“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壓力巨大。面對嚴峻形勢,工程局公司積極構建責任下沉、數字賦能、實戰練兵、安全教育“四位一體”防汛安全體系,保障在建項目安全度汛。
——強責任!像“釘子”一樣扎進每個最小工作單元
“防汛責任必須像釘子一樣扎進每個最小工作單元”,這句話在工程局公司的防汛部署會上總是反反復復地說。為壓緊壓實責任,公司建立領導分片包干制度,領導班子全員下沉在建項目一線,開展“一對一”安全生產幫扶督導。在九龍江北溪水閘改建工程現場,包干領導現場指揮,針對施工圍堰、深基坑等高風險環節制定專項防護方案,通過“責任清單+銷號管理”,排查并消除臨時用電、邊坡支護等隱患20余項。
——高科技!用好“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感知網絡
工程局公司聯合福建省九龍江流域中心、漳州市水文分中心在九龍江北溪水閘改建工程開展防汛度汛演練,充分發揮數字孿生水利技術優勢,依托“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感知網絡,有序開展應急排險、人員轉移等科目,全面檢驗數字孿生系統的預警能力以及應急搶險綜合能力與預案實用性。
——常演練!多場景實戰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入汛以來,工程局公司在多個在建工程項目開展多場景實戰演練。泉州菱溪供水項目開展融合洪水倒灌與工區火災雙場景演練,全面檢驗項目部極端條件下應急處置能力。浙江東湖樞紐項目模擬“超警戒水位+人員落水”險情,訓練高效應急處置能力。龍海西溪水閘開展24小時值守備勤演練,檢驗搶險隊伍連續強降雨下的體能與協作能力。目前,累計開展應急演練25場次,覆蓋參建人員668人次,形成了“一項目一預案、一崗位一流程”的標準化應急體系。
——重教育!以賽促學打好群防群治的堅實根基
結合“安全生產月”,工程局公司在福建水投集團泉州產業基地項目舉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競賽,開展隱患排查、技能整改等比拼,累計發現并整改臨時用電、消防安全等隱患118處。同時,創新安全教育形式,組織442人參與“水利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網絡答題,424人參加“水安將軍”趣味競賽。選送的短視頻《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榮獲晉江市應急安全短視頻大賽優秀獎。各在建工程項目部利用班前會、微信群推送“每日安全提示”,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氛圍。目前,公司實行“數字預警+30分鐘基層快速反應”機制,188名搶險隊員、62臺(套)設備全天候處于戰備狀態,確保險情及時快速處置。